编者按《黄旭初回忆录:从辛亥到抗战》一书由新桂系大管家黄旭初所着,描写民国年间的动荡情势。本次刊载摘录对日抗战时广西南寧两次陷落的始末及激烈战况,让读者回顾那段八年抗战的艰苦歷程。在八年长期抗日战争中,南寧曾经受过两次沦陷和收復:第一次沦陷,是在战争第三年(民廿八)十一月廿四日,翌年十月三十日收復;第二次沦陷,是在战争第八年(民卅三)十一月初间,翌年五月廿七日收復。关于第二次的情形,有待于另文记述。此篇专述第一次的经过情形;而且我是站在当时地方官的地位来叙说的,所以涉及行政协助作战的工作和战时民间景况较多;对于军队作战的实况,因事非躬亲,且歷时已久,追忆难详,即问之当年参战的友好,亦只能得其彷佛,故描写粗略,极感遗憾!南寧是广西原来的省会,位置在广西的南部。此地为公路交通的枢纽;南通钦县,联络北海;西通龙州,经镇南关而达越南;西北通百色;北通柳州、桂林,更由柳州而达贵阳;东南通郁林而达广州湾。当抗战进展到了第三年,武汉、广州都已沦陷,临时首都退居重庆,日军忽然向南寧来进攻,对抗战全局的影响是很重大的。倘南寧有失,敌人由此再攻柳州,指向贵阳,则重庆将不能高枕而卧。即使敌人坐守南寧不动,而我对外贸易和武器输入的通路,也将被其封锁而阻断,会使我经济为之动摇,民心和士气为之沮丧,势不能支而放弃抗战真封神开服一条龙服务。敌方下这一着棋,可说是很厉害的。南寧城区紧靠邕江北岸。邕江是由龙州东下的左江和百色南下的右江到南寧城西四十里的三江口匯合而成,横过邕城南面向东流去。距离城北大约五十里横亘着一道险峻山脉和邕江平行,俨然像一幅南寧北面的屏障。这山脉西尽右江,东抵横县,绵延二百余里。穿过山脉的两座险隘:在城正北五十里的名高峰隘,邕色公路经此处而达武鸣、百色;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的名崑崙关,为宋时狄青元夜破侬智高处,邕柳公路在此经过而达宾阳、迁江、柳州。在这两座险隘中间的地带,只有崎岖险阻的小径,连步兵也不易通过。在这山脉和邕江中间,一片丘陵、田野、村落、溪涧、错综分布。由邕城渡江而南,循邕钦公路行约二百里而达钦县,十万大山东端尽头,正在邕钦公路的西侧,沿途地势也和江北大致相同。就军事上说,在这样的地理形势之下,如果最初能够在钦县、防城的海边就阻止敌人上不了陆,最为上策;否则只好退一步,拒止敌人不使渡过邕江了;再不能,只好固守南寧城了;又不能,那便只有扼守住高峰隘和崑崙关,以阻止敌人的深入了。然而当时我方对上面所说的第一、第二、第三步都做不到,原因是兵力太薄弱了,只好随着敌人的前进而逐步退守高峰隘和崑崙关,等待后方集中了大军,再行反攻。那时担任警戒广东的高雷钦廉和广西的南寧龙州这区域的部队,最新成立不久的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副总司令蔡廷锴)两军(第三十一军、军长韦云淞;第四十六军、军长何宣)四个师(师长黎行恕、贺维珍真封神开服一条龙服务、苏祖馨、魏镇),士兵是广西的;中下级军官也大多数是广西的,但优秀的早已参加了老部队出发长江流域各处作战了,这多是残余比较差些的;连武器也是七拼八凑颇为杂乱的;训练的日子既短,作战经验更说不上。而且当敌人在钦防上陆时,四个师分驻各处,相离很远,并非集中在一起。我记得从民廿七年冬天以来所有的情报都说敌人要由北海上陆,所以十六集团军总部驻在贵县对岸的南山传奇3开服一条龙服务,而置四十六军部于南寧,在邕钦路上的部队,恐怕只是一个师而已。想临时飞调,既无铁路,又不能空运,那能来得及?纵使能够集中,火力、战斗力和敌军比较,也相差太远,够不上阻止敌军上陆和前进的,只能妨碍敌方修復公路,迟滞其前进罢了。果然,民廿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敌军在钦县防城两县属境上陆后,先巩固其滩头阵地,再去修理公路,十九日衝破我小董防线,分向邕龙方向前进,其主力直逼邕江南岸,江水并不很深,我军在邕城又未构筑有永久性防御工事,所以在敌军渡江和攻城两个阶段,都不曾经过很剧烈的战斗,到十一月廿四日,南寧这座名城,轻轻地便落到敌人手里了。我军只有退往邕钦公路两侧,不时偷袭敌后连络线,和逐步退守高峰隘与崑崙关以掩护大军的集中了。广西和广东,同属第四战区,因广东先被敌军侵入,故战区司令长官部当时设在粤境,张司令长官正在曲江对粤方之敌作战,十二月八日才来到迁江指挥对邕战事。在战区之上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南行营却近在桂林,但行营白(崇禧)主任适因公去了重庆,敌上陆了四天(十一月十九日)才飞返桂林,旋即率领一部分幕僚赶往迁江设指挥所指挥作战。(待续)天堂2开服一条龙服务